关于忧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2023-11-11 06:23:49

在语言里,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当中,四字成语尤其最多。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含忧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忧 读音是yōu,部首是忄,笔画是7画,繁体字是憂,结构是左右结构,五行属土。
字义解释为:

◎ 发愁: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a.忧念;b.忧愁的思绪)。忧戚杞人忧天
◎ 可忧虑的事:忧患内忧外患乐以忘忧高枕无忧
◎ 指父母之丧:丁忧

含“忧”字的成语及解释:

报喜不报忧(bào xǐ bù bào yōu):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形式为:5字成语;出处来自于: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过去报喜不报忧,现在也报忧了,这就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 用法:报喜不报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说假话。 成语释义为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实际上是说假话

忧愤成疾(yōu fèn chéng jí):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五代史平话 晋史》:“契丹因晋主招纳吐谷浑,遣使来让(责备),晋主忧愤成疾。” 用法:忧愤成疾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急人之忧(jí rén zhī yōu):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帮人解决困难 成语释义为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殷忧启圣(yīn yōu qǐ shèng):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殷:深。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形式为:9字成语;出处来自于: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跟“忧”字有关的诗词有: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秋晚悲怀》李觏 宋朝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怨歌行》李白 唐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宋朝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 唐朝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宋朝

含“忧”字的成语大全

采薪之忧、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宵旰忧劳、畴咨之忧、忧心如焚

忧谗畏讥、后顾之忧、忧公忘私、忧心如捣、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频繁会被用到的,因此,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否则,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嘲笑的。上文有关“忧”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为大家介绍了含“忧”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