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2023-11-04 07:30:37

在语言里,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多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当中,四字成语尤为最多。本文,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自字的成语集锦。

自 读音是zì,部首是自,笔画是6画,繁体字是自,结构是独体结构,五行属火。
字义解释为:

◎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含“自”字的成语及解释:

欣欣自得(xīn xīn zì dé):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ABC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比前倍加美丽,欣欣自得,道声:‘娘子请坐。’” 用法:欣欣自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等。 成语释义为犹言欣然自得。

从容自若(cóng róng zì ruò):是褒义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用法:从容自若作谓语、定语;指人很沉着。 成语释义为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谈噱自若(tán jué zì ruò):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补充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密贿永左右,俱得其欢心。甩晨起直登永床,与语,谈噱自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态度自然 成语释义为噱:大笑;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用法:悠然自得偏正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释义为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听其自流(tīng qí zì liú):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用法:听其自流作谓语、宾语;表示不干涉。 成语释义为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跟“自”字有关的诗词有: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送别(寒更承夜永)》骆宾王 唐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独不见(白马谁家子)》李白 唐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 宋朝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魏晋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 宋朝

含“自”字的成语大全

功到自然成、恬然自得、自成一家、自惟至熟、谈笑自若

冷暖自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强食自爱、玉山自倒

成语,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用到的,因此,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识的,要是,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的。上面关于“自”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儿了,为大家介绍了含“自”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