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字的成语都有什么

2023-11-05 07:39:07

在汉语里,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当中,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带音字的成语大全。

音 读音是yīn,部首是音,笔画是9画,繁体字是音,结构是上下结构,五行属土。
字义解释为:

◎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含“音”字的成语及解释: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用法:余音绕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释义为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跫然足音(qióng rán zú yīn):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用法:跫然足音作宾语;比喻难得的东西。 成语释义为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音容凄断(yīn róng qī duàn):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成语释义为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用法:弦外之音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言外之意。 成语释义为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濮上之音(pú shàng zhī yīn):是中性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出处来自于: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 用法: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 成语释义为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跟“音”字有关的诗词有: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 唐朝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范成大 宋朝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幽州夜饮》张说 唐朝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袁枚 清朝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山亭柳·赠歌者》晏殊 宋朝

含“音”字的成语大全

郑卫之音、陇头音信、青鸟传音、弦外遗音、知音识曲

绕梁之音、音问相继、甘酒嗜音、音声如钟、鸾音鹤信

成语,在我们生活里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因而,对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知的,要是,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嘲笑的。以上关于“音”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为大家介绍了含“音”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