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
走进剧场看场话剧
已成很多年轻人的娱乐方式
中国人嘛!
凡事讲究个规则
那么看话剧
究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942年
老舍先生在《时事新报》上如是说:
(一)在观剧之前,务须伤风,以便在剧院内高声咳嗽,且随地吐痰。
(二)入剧场务须携带甘蔗、桔柑、瓜子、花生……以便弃皮满地,而重清洁。最好携火锅一个,随时“毛肚开堂”。
(三)单号戏票宜入双号门,双号戏票宜入单号门,楼上戏票宜坐楼下,楼下戏票宜坐楼上,最好无票入场,有位即坐,以重秩序。
(四)未开幕,宜拼命鼓掌。
(五)家事,官司,世界大战,均宜于开幕后开始谈论,且务须声震屋瓦。
(六)演员出场应报以“好”声,鼓掌副之。
……
在这篇著名的
《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中
老舍先生以辛辣到位的笔触
讽刺了剧场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令人印象深刻
老舍
(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几十年过去了
谁能想到
这样一篇老辣幽默的短篇
竟然能被搬到舞台之上
???
5月5、6日
北演戏剧•方旭导演最新作品
《老舍赶集》
首演登陆上海艺海剧院
再现“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笔下的北平往事
熟悉的方旭风格
熟悉的老北京风味
与以往改编的
《我这一辈子》、《猫城记》、《二马》
《老李对爱的幻想》(原名《离婚》)
等作品不同
《老舍赶集》
是“老舍专业户”方旭
首次将老舍的短篇搬上舞台
△方旭
在这部剧中
方旭精心挑选了
六则极具老舍先生幽默风格的短篇
《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
带您重温民国观戏守则
感受老舍先生文字的幽默与辛辣
《创造病》
讲述了九十年前一对小夫妻过着“月光”的生活
照见当今90后月光族的身影
《牺牲》
讲述了三十年代海归博士
对美国精神的神向往之和对爱情的假意牺牲
《黑白李》
描绘了黑李、白李兄弟二人
对于爱的争夺与奉献
《邻居们》
刻画了明先生、明太太
宋先生、宋太太
两对夫妇间的生活琐事
及由此引发的生活喜剧
《我的理想家庭》
邀您一同体会老舍先生的理想生活
该剧不仅延续了《二马》的全男班阵容
刘欣然、苏小玎、秦枫、马驭崧、景松涛
△刘欣然
△苏小玎
△秦枫
△马驭崧
△景松涛
更有强大的主创团队
文学顾问:舒乙、舒济
艺术顾问:斯琴高娃
剧本策划:关纪新
原著:老舍
编剧:方旭、陈庆、郭奕雯
导演:方旭
舞美设计:王琛
灯光设计:刘钊
化妆造型设计:王婷
音效设计:周天纵
服装设计:苏广宇
并且在形式上
《老舍赶集》进行大胆的突破
以一幅幅幽默漫画的形式
带领观众感受老舍笔下的幽默与讽刺
想要先人一步
一睹《老舍赶集》
快快关注起来吧
演出名称:《老舍赶集》
(Lao She short stories)
演出时间:2018年5月5日-5月6日
演出地点:艺海剧院
演出时长:110分钟
今日正式开票
购票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