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已备
请享用
音乐剧
Matilda the Musical
前言
今天是《玛蒂尔达》系列最后一期,早早要给大家安利这部同名改编的音乐剧Matilda the Musical
这部在2012年包揽了英国戏剧学会颁发的7项奥利弗奖,又在2013纽约百老汇捧回5项托尼奖的音乐剧到底有何等魅力呢?让我们来瞧一瞧吧。
音乐剧简介
音乐剧《Matilda the Musical》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玛蒂尔达》。2009年,英国鼎鼎大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决心将其改编成音乐剧.这部音乐剧在2012年赢得了包括最佳新音乐剧,最佳导演,最佳编舞,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七项奥利弗奖,转战百老汇后也在2013年拿下十三个托尼奖提名并赢得了几乎所有戏剧评选的最佳剧本。
2018-2019年《玛蒂尔达》音乐剧又开始在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卡迪夫、爱丁堡、布里斯托等城市巡回演出。
开场曲
《玛蒂尔达》的开场曲目是《Miracle》,讲述一群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父母,如何把孩子宠成了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小怪物。这首歌完美地呼应了原著的第一章。
做爸爸妈妈的有一件事情很滑稽,即使他们的孩子是你所能想象的最讨厌的小脓包,他们仍旧认为他或者她很了不起。有些爸爸妈妈爱孩子到了盲目的地步,竟认定他们的孩子天生就是天才。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什么不对。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当爸爸妈妈当着我们的面,吹嘘起他们那令人讨厌的孩子如何才华横溢时,我们就会忍不住要叫出来:“快给我们拿个盆来,我们要吐了。”
--《玛蒂尔达》
这首歌讽刺了父母对孩子溺爱的教养方式,也反衬了玛蒂尔达的悲惨生活,
“有时候也会碰到截然相反的爸爸妈妈,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漠不关心,这种父母比那些溺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还要糟糕得多。”
舞美及灯光设计
玛蒂尔达音乐剧的舞台设计是其一大亮点,字母积木的布景形象地表现了玛蒂尔达用语言和文字反抗成人的故事背景,舞美设计的巧思可见一斑。
随着故事的推进,舞台布景也加入了飞扬的秋千和旋转的格子楼梯等亮点。孩子们的表演收放自如让人惊艳,一笑一颦都牵动人心。
玛蒂尔达初进小学,一群学生在象征学校大门的支架上跳舞,并且对应《School Song》歌词内容把相应的字母装进支架,舞蹈、演唱、舞美和灯光配合得天衣无缝,堪称一绝。
服装设计
《玛蒂尔达》音乐剧的服装设计请了原著的插画作者昆汀·布莱克。剧中色彩艳丽的服装和复古的学生书包在贴近原著设定的同时,又带着英伦怀旧风。
特朗齐布尔校长在训练学生
小演员们英式而稚气的幽默把观众引得大笑,而孩童世界的无奈和苦楚又惹得大家涕泪涟涟。
出色的演员
-玛蒂尔达-
玛蒂尔达音乐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扮演玛蒂尔达的小演员。因为角色份量重,伦敦版和百老汇版都是用几个小演员轮换,来分担一周8场的重担。
百老汇版的这四个小演员,平均年龄不到十岁,但是演技精湛,歌舞俱佳。这四个小女孩都是美国人,而大段的台词都使用伦敦腔,台词功底可见一斑。“托尼奖”颁给她们每个人一座特别奖。
-特朗齐布尔校长-
剧中除了玛蒂尔达之外最出彩的一个角色当属特朗齐布尔校长,这个令人难以琢磨的怪人在伦敦版由著名演员博蒂·卡维尔男扮女装演出,获得压倒性好评,顺理成章的为他赢得一座“奥利弗奖”最佳男演员奖奖杯。
在特效化妆和服装的神奇魔力下,帅气的博蒂·卡维尔化身为阴森可怕的特朗齐布尔校长,这种男扮女装带来的特殊喜剧效果,给这个本来就怪异的角色平添了几分特色。
-其他小演员-
看过《玛蒂尔达》的观众都会惊叹小演员怎么可以跳得这么好!除了扮演玛蒂尔达的小女孩之外,其实本剧中有一群极其出色的小演员。一般来说,儿童演员因为体力有限,舞蹈动作往往不到位,但是这些孩子们虽然只有10岁左右,却个个动作标准有力,令人叹服。
音乐
蒂姆·明钦和小玛蒂尔达们在合唱歌曲
不知道有没有童鞋点了小编在开头分享的音乐《naughty》呢?该剧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都出自澳大利亚喜剧演员和钢琴家蒂姆•明钦Tim Minchin之手。 该剧获得2013年第67届托尼奖最佳词曲创作奖
我在七天的时间里为玛蒂尔达写了大部分歌曲,在2009年中期又陷入了困境。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歌曲是否合适...说实话,我并没有资格去改编这样一个深受喜爱的文本。但是有一件事我觉得很确信:那就是我不必去担心达尔。我没有回去阅读他所有的书籍,也没有去研究其他的改编方法和搜索关于他的风格的学术分析。我并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说其他作曲家会比我更了解达尔的想法。我认为我所要做的就是确保我的歌曲我的感觉就像对达尔对我一样。
--蒂姆·明钦
歌曲《Miracle》《Naughty》《Revolting Children》《When I grow up》都是我的虾米歌单里的必听曲目。
歌曲小串烧<when i grow up><naughty>
《When I Grow Up》
《玛蒂尔达》里展现的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除了要忍受愚昧父母的冷语嘲笑的攻击,玛蒂尔达还要活在校长特朗齐布尔的淫威之下。在剧中有一首歌,叫《When I Grow Up》(等我长大)歌唱的便是关于童年的烦恼和对成长的期盼。
《Naughty》
玛蒂尔达对很多经典故事的主角的命运提出质疑,例如灰姑娘如果没有会魔法的教母来拯救怎么办呢?她的态度是,被动接受生活中的不公是不行的,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命运。
歌曲《Naughty》(淘气)将孩童的奇想,任性与天真的正义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英国巡演
Matilda the Musical 巡演预告
昨天刷到玛蒂尔达英国巡演的讯息,爱丁堡的演出在明年4月份,而今年3月23日就开始售票啦,可见这部音乐剧在英国的火热程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Matilda the Musical UK tour的相关网站了解下。
-视频分享-
67届托尼奖-玛蒂尔达歌曲小串烧
<school song><revolting children>
-下期预告-
早早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很多儿童电影里都能看到小朋友捧书的画面,好像关于这个世界的答案都藏在书里。
早早接下来的推文都会围绕英国儿童文学简史,下一期来谈谈童年与儿童文学的几个基本命题。敬请期待和关注噢!
-赠书活动-
为了感谢大家对“童话与绘本之森”的支持,也希望呼吁更多人能关注身边以及孩子们的抑郁情绪,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开展了【赠书活动】。
孔阳君、子葭和早早将会抽出三位朋友赠送《小小的事》(定价68元/本,结果会在公众号里公布,并且月底寄出)。
这周六就开奖啦,没有转发截图的朋友赶紧行动起来噢。
本文主要参考:
豆瓣剧评《玛蒂尔达》献给每个人心中的孩子
往期精彩文章:
玛蒂尔达I罗尔德·达尔的反权威书写
童书|“儿童虐待”问题看看《玛蒂尔达》怎么说?
【活动|赠书】我们都可能是受害者,也都可能是加害者
童书教学|帮助孩子打破刻板印象(苏斯博士《史泥契一族》的哲学课堂)
【绘本与童话之森】
一个专注做儿童文学专业知识分享的公众号
·欢迎留言交流·
早早
儿童文学与绘本发烧友
野生儿童插画爱好者
南师大学前教育系大四学生
曾于芝加哥&温哥华学习交流
将于18年9月赴英国继续学习
长按二维码关注
“童话与绘本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