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火了,绝对是个意外事件。
如果一个月以前,有人告诉萌君,你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翘首以盼地守在屏幕前等着看一群老干部开会,萌君一定觉得这人疯了。
然而……
——谁要过来围观开会?
——我!我!
比这部剧风头还盛的,当然是“达康书记”。表情包、鬼畜、直播,“人民”疯狂地用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表达着对达康书记这个角色和扮演者吴刚老师的热爱。微博微信的各类文章也同步跟上,各种采访、各种角度,吴刚老师的曝光度一定达到了史上最大值。
然而,除了《潜伏》里的陆桥山、《风声》里的六爷、《换大米》小品里的美声小伙……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
吴刚,
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
△北京人艺官方网站上的他,
以及一众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
自1985年考入北京人艺学员班,吴刚作为话剧演员,已经在舞台上表演了30余年。
吴刚出生于军人家庭。虽然自小热爱文艺,但第一份职业却是和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警察。那会儿叫“综合治理”,专管小摊小贩,估计性质和现在的城管差不多。吴刚说自己胆子小,每次一定要把制服穿好才敢上街,就怕别人袭击他。
吴刚差一点做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电台的录用通知和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录取通知前后脚到,吴刚没怎么犹豫,选了后者。
北京人艺85届学员班,入学的时候有16个人,最后成功毕业的只有8个。男生五个,号称人艺五虎,也就是冯远征、吴刚、王刚、丁志诚、高冬平了。
话剧舞台上,不算龙套,吴刚第一个出演的重要角色应该是1988年《哗变》中的玛瑞克。玛瑞克是个线索性人物,年轻,也单纯,没那么复杂的心理世界。吴刚的尺寸拿捏的刚好。
复排的《哗变》,人艺五虎重聚,吴刚也从年轻的玛瑞克升格为绝对的主人公——辩护律师格林渥。难度更大,节奏也更难掌控。拿下这个角色,吴刚下了苦功夫。
△《哗变》——吴刚饰玛瑞克
△《哗变》——吴刚饰格林渥
回顾《哗变》,吴刚的态度极其谦恭。“两版《哗变》让我看到那么多优秀演员对角色精确的诠释,更让我学习到了朱旭老师、任宝贤老师、顾威老师等人的表演。我是幸运的,见过真正的艺术家。”
能说出这样话的吴刚老师,涵养、态度,以及对于表演的敬畏,不言而喻。
口说无凭。奉上1988年版《哗变》。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
说回《人民的名义》。
像吴刚这样的资深话剧演员,这部剧里到底藏了多少呢?
张志坚
南京话剧团演员。1979年考入江苏人艺学员班。
侯勇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1989年进入前线话剧团。
话剧代表作《厄尔尼诺报告》。
白志迪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现已退休。
高亚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1994年进入空政话剧团。
话剧代表作《人民公敌》《刺客》。
岳秀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吴刚的妻子,同样毕业于85届学员班。
话剧代表作《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
李光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毕业于人艺1960届学员班。
话剧代表作《天下第一楼》《哗变》。
李建义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话剧代表作《伐子都》《理查三世》。
许文广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曾任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团长。
话剧代表作《银锭桥》《高山巨人》。
张凯丽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83至1997年,进入中国煤矿文工团担任话剧演员。1998年至今,。
话剧代表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纪念碑》。
当然,这些演员情况不同,有的已经告别话剧舞台多年,有的还在坚持排戏。萌君去年就在国话先锋剧场看了李建义老师主演的《特殊病房》。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在现场看过岳秀清出演的《小井胡同》里的小媳妇。
△《特殊病房》里的李建义
△《小井胡同》里的岳秀清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至少在话剧舞台上勤勤恳恳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然而,他们中鲜少有人“红”过。
甚至只说这次《人民的名义》的轰轰烈烈,除了达康书记、育良书记和出场两集就下线了的大贪官赵德汉,以上提到的这些演员,也并没有火起来。除了“啊,他原来是那个XX剧里的XXX”,大家并没有对他们报以更多的关注。而且,可以预料,当《人民的名义》这股旋风刮过之后,这些极其优秀的演员很快又会淡出大家的视线。
没办法,戏剧舞台就是这样,只培养“角儿”,不培养“腕儿”。
戏剧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我们所钟爱的演员从屏幕上来到了近在咫尺的眼前。而为了观众短短几小时的剧场体验,戏剧演员需要下莫大的苦功。电视剧可以抠图、可以提词、可以配音、可以后期补拍……戏剧不行。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更不用说没有话筒纯拼台词功底、现场各式各样突发情况等潜在因素,作为一名戏剧演员,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表演功底,因为哪怕只是上台走一圈的龙套,坐在台下的观众也能一下子分辨出这个演员是不是用过功。
而且,比起电视剧动辄四五十集的篇幅,戏剧不过几个小时的长度。对于演员来说,没有时间慢慢进入状态,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得全副武装。同样的内容一演就是一二十场,每天都必须同样的精神饱满。遇到痛哭、抽耳光之类的特殊情节,要想完成好角色、让台下的观众看得过瘾,就一次都不能打折。
所以,由舞台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们,演技精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值得你细细琢磨。笑容有不同的弧度,台词有不同的轻重,甚至一个看起来纯属下意识的动作也来源于他们对角色的精心设计。
然而,他们没有名气。戏剧舞台让他们成为了好角儿,但戏剧舞台没能力让他们成为大腕儿。
如今,戏剧演员已经无法成为一个足够响亮的身份标签了。比如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这是杨玏他爸
杨立新,《雷雨》饰演周朴园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这是胡军的妻子
卢芳,《小城之春》饰演玉纹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这是凡事都要问问元芳的狄大人
梁冠华,《茶馆》饰演王利发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他们都是优秀的戏剧演员,甚至是台柱子。然而,知之者甚少。当萌君激动不已地想跟别人介绍他们时,只能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
当然,他们自己也许根本不在乎这些,演好戏是他们的唯一目标。可是,当表演艺术家或是戏骨之类的称谓和知名的程度被切割开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评判机制?
戏骨和流量担当注定
得背道而驰?
真材实料的戏剧注定
敌不过抠图剧和网大?
再加上无处不封禁的审查制度,这个时代也太让人难过了吧。
萌君真心希望,像达康书记这样的戏骨“网红”,能够越来越多。
萌君也希望,在网络上表白达康书记的颜粉、双眼皮粉、开会粉、风油精粉……能够有机会买票进剧场,在吴刚老师深耕几十年的这方舞台上,看看他如何在两个小时里让你折服。
萌君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进剧场看看戏剧。毕竟,被我们辜负多年的老戏骨和一大批年轻但是杰出的演员们,在那里等待的时间真的够长了。
真正的演员,是能在戏剧舞台上发光的。那种光亮甚至可以传世,与之相比,什么上亿的片酬、几十万的微博评论,
屁 都 不 是 。
对了,最后提一句,作为《人民的名义》的粉丝,连《人民的名义》话剧版都不知道,你们难道不觉得羞愧么!
编剧的真爱,在这里一目了然:
你们的达康书记,被编剧安排守护GDP去了,根本没让他登场。
但你们的育良书记,永远是你们的育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