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即将上演年度大戏《仲夏夜之梦》。不过,“此梦非彼梦”哦!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即将上演年度大戏《仲夏夜之梦》。不过,“此梦非彼梦”哦!
转眼间,又到了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一年一度的专场演出时间!
今年的大戏是《仲夏夜之梦》。然而“此梦非彼梦”,金帆话剧团的师生们玩出新花样,以《仲夏夜之梦》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黛玉进府、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祝寿等《红楼梦》故事。
(▲先来看个大合影,感受一下一六六版的《仲夏夜之梦》)
,还是中学生的首创!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悲剧与喜剧的碰撞,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将演绎出怎样一个别样的“梦”?真让人期待,让人好奇!
(▲▼《仲夏夜之梦》与《红楼梦》,想象不到二者是怎样的碰撞)
为什么要把东西方的悲喜剧放在一起?
一六六版《仲夏夜之梦》的总导演——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刘小蓉老师介绍到,“《仲夏夜之梦》与《红楼梦》都是世界名著,悲、喜剧又是分不开的,有的时候一部戏中悲、喜成分都有。不论悲剧还是喜剧,都是学生们学习表演、学习戏剧所必须的,放在一起更全面”。话剧团指导教师武诚说,“悲喜浑然一体才是戏剧艺术的魅力。两部经典融合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戏剧本身富含的生活哲学。”参演同学祝雪妍不想“剧透”太多,她说,“把两部剧放在一起是一个对比,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结合”。
(▲▼彩排掠影)
《仲夏夜之梦》和《红楼梦》的契合点又在哪里?
导演刘小蓉的解读是:二者“都是梦”,“我们都在做梦,《红楼梦》中的《黛玉进府》又是中学生语文科目的必修内容”,现实与艺术、舞台实践与学科学习融会为一体,“这样结合不是很好嘛”。指导教师顾梅说,两部作品用一个梦相连,用戏中戏盘络,以戏剧方式呈现对两部经典著作的深度解读,让观众重新认识经典著作,也让演出的学生更加理解剧目本身的寓意。参演学生李钰婷的理解是,“两部经典都是以梦为主题,而我们正是做梦的年纪。希望这部戏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另一位小演员王雨婷同学颇有见地:“二者的契合点远不止是题目中的‘梦’字。,古希腊雅典的两对青年因爱结缘,而同样为爱所烦恼的,还有曹雪芹笔下的宝玉黛玉。他们年龄相仿,都向往自由,对未来对一切抱有梦想。我希望留给观众的,是任何年龄都应该具有的无所畏惧的做梦的勇气。”
(▲▼彩排掠影)
戏的中心及落脚点在哪里?
刘小蓉导演说:“我们都做着戏剧的梦。希望观众们看到学生在戏剧中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里自如地游弋。中学生这个年龄就是要做各种各样的梦,通过做这样的梦来提升我们及家长、观众们对戏剧的认知,对《红楼梦》、《仲夏夜之梦》两个剧目的认知。”参演学生朱宣颖认为即将上演的这出好戏,中心在于“正确的价值观”——“这部戏里也不止有爱情,还有很多小道理隐藏其中。细细品味,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在我校话剧团历练了四年多时间,参与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骆驼祥子》等经典剧目演出的老成员景嘉露说,今年的大戏,将带领大家“踏上一场追梦之旅”,“在这个爱做梦的年纪,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去闯”。
怎么样,是不是更加期待这部大戏了?
当东方遇到西方,碰撞出绚烂火花,回荡奇异的音响,艺术舞台璀璨斑斓;
当悲剧遇到喜剧,笑中带泪,泪中含笑,悲喜交集,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当做梦的年纪遇到呼啸而来的经典,左手仲夏,右手红楼,青春体验青春,追逐追逐的脚步;
当两位文化巨匠,跨越时空,在同一个舞台上,彼此凝望,交相辉映,尘世的心灵因此饱满而欢悦。
让心灵靠近心灵,让梦在梦中回味,让悲喜在悲喜中相互致敬。
——金帆话剧团副团长
王艳梅老师
王艳梅老师这样解读了这部戏。比她的推介更精彩的,是现场去看这部戏!11月24日(周五),北京市少年宫剧场,一六六中学金帆话剧团演出《仲夏夜之梦》。不一样的好梦,就等你来!
▲撰稿:办公室毋瑕
▲供图:金帆话剧团
▲通联:金帆话剧团指导教师 王艳梅、顾梅